人民城市理念“空间-社会”跨学科学术研讨会
暨所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第十六期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9日下午,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与社会学研究所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人民城市理念‘空间-社会’跨学科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总部546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既是所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的第十六期学术交流会,也是跨所跨学科交流合作的一次尝试。研讨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社会学研究所朱妍副研究员和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程鹏副研究员主持,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研究员全程参与并总结发言,两所青年科研人员及部分兄弟院所科研人员参与研讨
研讨会上半场,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刘玉博副研究员分享了题为“人民城市理念与上海城市更新”的报告,梳理了人民城市理念和上海城市更新的政策演进,回顾了上海城市更新的实践历程和典型案例,结合国际城市更新动态,探讨了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引的城市更新未来发展方向。社会学研究所张可助理研究员分享了题为“台港澳青年内地城市迁移的动机与机制”的报告,基于迁移到内地城市的台港澳青年的多样本访谈,研究发现,传统上的迁移动机多强调经济和职业机会等相对单一的维度,实证研究证明文化认同、生活方式和差异性体验等非经济性因素愈发重要,且往往依赖于社会网络等特定的“中介”机制。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陈晨副研究员从城市更新类型差异、台港澳青年的地区和人群差异等角度进行了点评。
研讨会下半场,社会学研究所彭聪助理研究员分享了题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老年人出行便利性研究”的报告,在老龄化和数字化转型双重背景下,针对数字化转型中的适老化挑战,以上海“一键叫车”适老服务实践为例,开展老年人智慧出行调查,研判政策绩效并提出政策建议。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古荭欢助理研究员分享了题为“超大城市的社会空间重塑——上海的居住分异研究”的报告,基于户籍、教育、职业和住房权属等分异表征,对2000-2020年上海的居住分异情况进行了描述,并阐释了城市变迁与社会空间重塑的动力机制。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王新贤助理研究员从数字适老化接受度、政府与市场参与度两方面进行了点评,社会学研究所梁海祥助理研究员从人口学和地理学的描述性、社会学的机制理论阐释角度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自由讨论环节,信息研究所顾洁副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刘正强副研究员与主持人朱妍副研究员、程鹏副研究员等与四位演讲人进行了互动交流。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研究员在总结陈词中对四位演讲人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的建议,并表示,以青年科研人员为主体的跨学科交流合作可以拓展研究视野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希望大家可以用好上海社会科学院和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平台,加强跨所跨学科交流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学术成果。此次跨学科学术研讨会也得到了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研究员和两所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研究员参与策划活动并提出了赞助跨所跨学科交流合作的意愿。
撰稿人: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