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召开第十五期学术交流会

发布者: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发布时间:2025-04-14浏览次数:10

所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召开第十五期学术交流会

2025年3月25日上午,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在345会议室举办第十五期学术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是“国家课题申报和执行经验交流”。本次活动由陈晨副研究员主持,刘玉博、刘志敏、赵一航、古荭欢作为报告人进行经验分享。所内全体青年科研人员及部分外所同事参与研讨。

陈晨副研究员作为主持人首先做了引导发言,在梳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年来开放申报的项目类型基础上,简要统计了各类项目的立项情况,并结合学科分类和参会青年科研人员的学科背景重点阐述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领域的项目特点,还还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国家自科和国家社科项目申报和执行的经验。

刘玉博副研究员将申报经验总结为“重在选题、优在论证、成在细节、贵在坚持”四个关键词。“选题”是“生死符”,在研究基础之上,要关注党和国家政策文件,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申报题目。“论证”是“定心丸”,要“勤思考”,才有“真东西”,申请书才更有“可读性”,要避免存在“侥幸心理”和“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要认真考究申请书的“细节”,不要“因小失大”。另外,不要因为一两年的失败而气馁,相信自己,有志者事竟成。

刘志敏副研究员总结了自身申报的几点经验心得。一是扎实的研究基础、可靠的论证过程、创新的研究方法对于社科基金申请至关重要;二是要对标申报要求确定写作要点;三是选题需要结合个人研究基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四是要重视文本呈现方式,充分展示学术背景、科研能力和预期成果;五是科研无止境,要坚持申报。

赵一航博士在分享个人经验时指出,首先要确定申报学科类型,可以结合以往立项项目情况和自身学科领域选择合适的赛道。赵一航博士在选题时曾经在管理学、政治学两个学科之间做过抉择,最终选择了与行政治理更加相关的政治学。他认为,撰写申请书时要注意“五有”,即有理论、有数据、有方法、有调研、有研究基础,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准确阐述研究思路。

古荭欢博士作为获批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国家社科后期项目的特点。该项目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术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她认为,较年度项目而言,后期资助类型项目强调研究的基础性,确保书稿的质量和科学价值是关键。

         现场参会人员就各位报告人的分享内容做了热烈交流与讨论。杨传开副研究员认为,策划申报选题的时候要更多地依托自己的研究基础,准确把握研究的科学问题;王新贤博士提出,要善于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个人学科特长确定研究选题;刘志敏副研究员建议,在既有基础上策划新选题宜开展一定工作量的预研究。经过充分交流与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要回归研究初心,聚焦自身擅长领域,准确把握科学问题,潜心开展论证研究,坚持必有收获。

近年来,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高度重视并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并搭建了所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平台。青年科研人员能够依托该平台及时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分享关注领域的最新动态,相互启发并解决共同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从而实现共同进步。据统计,近两年来,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共获批立项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包括2项一般项目、4项青年项目和1项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量创近年来的新高。面向未来,所青年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将继续坚持以科研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丰富活动组织形式,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撰稿人: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