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主办的“迈向多中心发展视角下的上海‘五个新城’若干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成功举办。会议探讨了新城发展基础理论、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人口发展、产业发展、交通体系、公共服务等议题。本次上海“五个新城”学术研讨会,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2020年第21期上提出的“完善城市化战略”的论述和要求,把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放到上海市域和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中,着重对上海城市“多中心”发展战略展开了讨论。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经济研究、科学发展等媒体、科研科研成果传播平台,上海交通大学设计院、复旦大学规划建筑设计院等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协、上海五个新城所在区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参加。
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朱建江研究员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研究员出席了研讨会,并做了会议致辞。王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和“建设一批产城整合、职位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是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政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完善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加快推进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是 2020年11月十一届上海市委十次全会提出的重要决策。上海五个新城的研究中,应当把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放到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发展中去统筹,应当把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有关内容放到上海市域整体发展中去统筹,应当把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的有关内容放大长三角一体化中去统筹。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德忠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 朱建江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杨传开副研究员从上海“五个新城”发展历史演进与未来目标阐述了五个新城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未来期许,认为“五个新城“建设是推动上海城市多中心发展的重要举措,经历了卫星城、综合性城市、综合性节点城市、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四个阶段,“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上海迈向更高水平、更加紧凑均衡的多中心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程鹏助理研究员基于全球、上海市域、长三角、五个新城所在区多尺度空间视角,对“五个新城”功能定位进行了深入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李健研究员对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空间范围的发展逻辑进行了探讨,建议“五个新城”的建设要放在我国“广域型”城市设置体制框架内,理顺“五个新城”与所在区关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德教授采用手机信令数据在多视角下分析五个新城的人口流动性构成,为上海新城交通画像。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陈晨助理研究员深入讨论了上海“五个新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上海“五个新城”交通网络规划和建设。
研讨会上半场结束后,进入专家点评和提问讨论环节。上海市政府参事、同济大学唐子来教授认为新城建设应当注重三个单元,即行政单元、功能单元、空间单元,新城的“新”则在于发力。来自解放日报的王珍女士认为新城规划需要冷思考,对于新城概念的讨论能够开阔思路。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李显波认为上海新城的“新”主要在新经济的培育,由于主城区的空间载体成本受限,而新城具备发展新经济的比较优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总院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王云武认为五个新城的建设由于规模小更容易实现智慧化管理,同时上海市可以考虑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
研讨会进入下半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朱建江研究员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我国超大特大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和差别化户口政策的议题,认为城区、新区(新城)、郊区(市县)不是均质化区域,在空间形态和产业业态上存在很大差异,可以考虑在一个城市中实行差别化的户口政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杰教授讲解了上海新城住房与土地制度创新探索,认为“五个新城”的建设应该以宜居性为导向,建议率先试点租购同权。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刘玉博助理研究员探讨了在节点城市视角下上海“五个新城”产业发展新要求与新问题,提出构建节点城市的产业体系需要在产业要素集聚、产业规模扩大、产业效率提升、产业环境优化四个方面做好工作。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庄渝霞副研究员将点线面空间思维模式运用于社会发展领域,以低生育率问题和新城公共服务问题为例,详细推导了在“面”上判断基础上,破解社会问题的曲线解决思路和政策方案,并对未来城市的空间品质进行了展望。
会议的最后进入了下半场的点评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评论到:新城的建设的核心点是对上海的发力,提高上海的影响力重在三个“新”:新空间、新机制、新气象。嘉定区政协副主席、嘉定区新城规划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健民说,“五个新城”建设从上海郊区新城到上海新城,这个转变拉开了郊区城市化和全域城市化的序幕,新城建设主要在于“谋”和“干”。上海经济研究期刊的李正图研究员就超大城市空间优化问题与节点城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上海市政协人资环建设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石珮莹认为规划需要与现实衔接,注重规划的科学性。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栾耀华从创意与产业结合角度说明,空间的打造可能不需要豪华,但是需要本土故事加持,应坚持以创意为先导。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2021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