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2021级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掌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外语流利地查阅、理解、翻译专业论文和著述的能力。 (三)了解学科理论体系,具有扎实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能够运用现代应用经济学理论从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应用、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四)深入了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国内外动态,能运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一般现实问题。  | 
二、培养方式  | 
 本专业培养采取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一)专业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鼓励“自由研讨”,课程考核可采取考试和和课程论文等方式,鼓励多采用课程论文或课程研究报告的考核方式。 (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导师负责的相关科研课题,积极参与院所与校外的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在研究生学术论坛或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报告。 (三)本专业学制为3年,可根据情况适当提前或延长,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 
三、主要研究方向  | |||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研究内容  | 导 师  | 
1  | 区域发展模式  | 国内外区域发展演进规律;区域发展模式总结  | 林兰  | 
2  | 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经济、社会、科技、人口、环境发展战略  | 林兰、胡苏云  | 
3  | 区域发展规划与治理  | 区域规划目标与规划要求;区域治理条件、方式、政策体系  | 宗传宏  | 
四、培养方案课程及学分  | |||
学位类别  | 学术学位  | 学制  | 3.0  | 
最低总学分  | 35  | 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  | 8  | 
公共选修课最低学分  | 
  | 学位专业课最低学分  | 24  | 
学位选修课最低学分  | 3  | 补修课最低学分  | 
  | 
必修/选修  | 课程性质  | 课程编号  | 中英文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年  | 开课学期  | 开课 研究所  | 主讲 教师  | 备注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00020004  | 硕士公共外语I(师大教师)(Master's English I (by ECNU))  | 2.5  | 54  | 2021-2022  | 第一学期  | 研究生院  | 外语学院  |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00020005  | 硕士公共外语II(师大教师)(Master's English II (by ECNU))  | 2.5  | 54  | 2021-2022  | 第二学期  | 研究生院  | 外语学院  |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0002000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0  | 36  | 2021-2022  | 第一学期  | 研究生院  | 吴原元  |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00020007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s--Methodology)  | 1.0  | 18  | 2021-2022  | 第一学期  | 研究生院  | 闫方洁  | 
  | 
必修  | 一级学科专业课  | 00025004  | 中级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Intermediate Level)  | 3.0  | 54  | 2020  | 第一学期  | 研究生院  | 王永水  | 
  | 
必修  | 一级学科专业课  | 00025003  | 中级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Intermediate Level)  | 3.0  | 54  | 2020  | 第二学期  | 研究生院  | 王永水  | 
  | 
必修  | 一级学科专业课  | 00025005  | 中级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Intermediate Level)  | 3.0  | 54  | 2020  | 第二学期  | 研究生院  | 刘弘  | 
  | 
必修  | 本专业学位课  | ??  | 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 3.0  | 54  | 2020  | 第二学期  |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 林兰  | 
  | 
必修  | 本专业学位课  | 21111012  | 银发经济与社会保障政策 (Silver Economics & Policies of Social Security)  | 3.0  | 54  | 2021  | 第一学期  | 经济研究所  | 胡苏云  | 
  | 
必修  | 研究所平台专业课  | 21622001  | 城市化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banization)  | 3.0  | 54  | 2021-2022  | 第二学期  |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 宗传宏  | 
  | 
必修  | 研究所平台专业课  | 21622003  | 人口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  | 3.0  | 54  | 2020  | 第一学期  |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 周海旺  | 
  | 
必修  | 本专业学位课  | 21621003  | 城市地理学(Urban Geography)  | 3.0  | 54  | 2021  | 第二学期  |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 李健  | 
  | 
选修  | 本专业选修课  | 21623006  | 小城镇与乡村发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Rural Development)  | 3.0  | 54  | 2020  | 第二学期  |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 朱建江  | 
  | 
选修  | 21623001  | 城市战略规划理论与方法(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Urban Strategic Planning)  | 3.0  | 54  | 2021  | 第二学期  |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 屠启宇  | 
  | |
选修  | 本专业学位课  | 21621006  | 空间人口分析理论与技术(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Spatial Population Analysis)  | 3.0  | 54  | 2021  | 第一学期  |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 杨传开、陈晨  | 
  | 
选修  | 本专业选修课  | 21122005  | 中国经济分析(Analysis of Chinese Economy)  | 3.0  | 54  | 2020  | 第二学期  | 经济研究所  | 沈开艳  | 
  | 
选修  | 本专业选修课  | 21621002  |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Regional Economy and Planning)  | 3.0  | 54  | 2020  | 第二学期  |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 李娜  | 
  | 
选修  | 本专业选修课  | 20162005  | 城市发展学(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 3.0  | 54  | 2021-2022  | 第二学期  |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 邓智团  | 
  | 
选修  | 研究所平台专业课  | 22521012  | 统计学(Statistics)  | 3.0  | 54  | 2021-2022  | 第一学期  | 应用经济研究所  | 徐丽梅  | 
  | 
选修  | 本专业选修课  | 22522002  | 产业经济学(硕士)(Industrial Economy (Master))  | 3.0  | 54  | 2020  | 第二学期  | 应用经济研究所  | 李伟  | 
  | 
选修  | 本专业选修课  | 21121013  | 劳动经济学(Labor Economics)  | 3.0  | 54  | 2020  | 第二学期  | 经济研究所  | 陈国政  | 
  | 
选修  | 本专业学位课  | 22521003  | 中国区域发展专题(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 3.0  | 54  | 2021  | 第一学期  | 应用经济研究所  | 樊福卓  | 
  | 
五、文献阅读目录 (主要经典著作、专业学术期刊等)  | ||||
书名  | 著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ISSN  |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 麦肯恩  | 格致出版社  | 2010  | 9787543217041  | 
城市地理学  |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9  | 9787040255393  | 
区域经济学  | 吴殿廷  | 科学出版社  | 2003  | 9787030432889  | 
区域经济学  | 孙久文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2017  | 9787563826643  | 
区域经济学  | 郝寿义、安虎森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2004  | 9787505842656  | 
区域经济规划  | 孙久文  | 商务印书馆  | 2004  | 9787505842656  | 
区域经济政策  | 张可云  | 商务印书馆  | 2005  | 9787100042253  | 
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  | 保罗.克鲁格曼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  | 9787301047132  | 
经济地理学(第三版)  | 李小建、李国平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8  | 9787040495379  | 
现代区域经济学  | 魏后凯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2006  | 9787802074736  | 
城市经济学  | 奥沙利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5  | 9787301260685  | 
区域发展导论  | 朱建江等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20  | 9787552033854  | 
城市学概论  | 朱建江等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18  | 9787552023480  | 
乡村发展导论  | 朱建江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2019  | 9787521809985  | 
银发经济学概论  | 胡苏云等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20  | 9787552032338  | 
长三角一体化养老产业合作与发展  | 朱建江等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2018  | 9787514196900  |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 藤田昌久、克鲁格曼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1  | 9787300169460  | 
世界巨(特)大城市发展  | 丁成日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5  | 9787112182190  | 
城市发展的逻辑  | 斯托珀尔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0  | 9787521714272  | 
城市经济的崛起与衰落  | 迈克尔.斯托博等  |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2018  | 9787549970698  | 
创新的空间  | 王辑慈  | 科学出版社  | 2019  | 9787030619747  | 
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  | 曾毅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  | 9787301168295  | 
人口学  | 田雪原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04  | 9787213027093  | 
人口学概论  | 董银兰、周艳华、解鸿泉  | 科学出版社  | 2004  | 9787030141330  | 
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实例  | 顾朝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5  | 9787112075010  | 
城市规划原理  | 吴志强、李德华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0  | 9787112124152  |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 胡振宇、龙隆、曹钟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10  | 9787501798742  | 
区域分析与规划  | 崔功豪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 9787040497885  | 
计量经济学  | 庞皓  | 科学出版社  | 2010  | 9787030603135  | 
创新经济学:全球优势竞争  | 罗伯特·D·阿特金森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4  | 9787502391782  | 
技术经济学  | 刘晓君  | 科学出版社  | 2017  | 9787030526724  | 
发展经济学  | A.P.瑟尔沃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5  | 9787300211930  | 
Economic Geography  | 
  | 期刊(英国)  | 
  | 0013-0095  | 
Urban Studies  | 
  | 期刊(英国)  | 
  | 0042-0980  |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 
  | 期刊(英国)  | 
  | 0735-2166  | 
Regional Studies  | 
  | 期刊(英国)  | 
  | 0034-3404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 期刊(荷兰)  | 
  | 0166-0462  | 
Research Policy  | 
  | 期刊(荷兰)  | 
  | 0048-7333  |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 
  | 期刊(英国)  | 
  | 0022-4146  |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 
  | 期刊(美国)  | 
  | 0040-1625  | 
Enter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 
  | 期刊(英国)  | 
  | 0898-5626  | 
Long Range Planning  | 
  | 期刊(英国)  | 
  | 0024-6301  |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 期刊(英国)  | 
  | 0743-0167  | 
经济研究  | 
  | 期刊  | 
  | 国内:11-1081/F 国际:0577-9154  | 
中国社会科学  |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  | 
  | 国内:11-1211/C 国际:1002-4921  | 
管理世界  | 
  | 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 国内:11-1235/F 国际:1002-5502  | 
中国工业经济  |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 国内:11-3536/F 国际:1006-480X  | 
学术月刊  | 
  | 期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 国内:31-1096/C 国际:0439-8041  | 
统计研究  | 
  | 期刊(中国统计学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 
  | 国内:11-1302/C 国际:1002-4565  | 
经济学动态  |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 国内:11-1057/F 国际:1002-8390  | 
上海经济研究  | 
  | 期刊(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 国内:31-1163/F 国际:1005-1309  | 
城市规划  | 
  | 期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 国内:11-2378/TU 国际:1002-1329  | 
城市规划学刊  | 
  | 期刊(同济大学)  | 
  | 国内:31-1938/TU 国际:1000-3363  | 
地理学报  | 
  | 期刊(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国内:11-1856/P 国际:0375-5444  | 
城市发展研究  | 
  | 期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 
  | 国内:11-3504/TU 国际:1006-3862  | 
社会学研究  |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 国内:11-1100/C 国际:1002-5936  | 
地理研究  | 
  | 期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  | 
  | 国内:11-1848/P 国际:1000-0585  | 
地理科学  | 
  | 期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 国内:22-1124/P 国际:1000-0690  | 
经济学季刊  | 
  | 期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 国内:11-6010/F 国际:2095-1086  | 
经济地理  | 
  | 期刊(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 
  | 国内:43-1126/K 国际:1000-8462  | 
人文地理  | 
  | 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  | 
  | 国内:61-1193/K 国际:1003-2398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 期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 
  | 国内:12-1117/G3国际:1002-0241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 期刊(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 
  | 国内:42-1320/X 国际:1004-8227  | 
中国人口科学  |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 
  | 国内:11-1043/C 国际:1000-7881  | 
人口研究  | 
  | 期刊(中国人民大学)  | 
  | 国内:11-1489/C 国际:1000-6087  | 
六、学术活动 (课题研究、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的数量、基本要求、考核方式)  | ||||
 (一)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包括教学实习、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训练以自修为主,但不计学分。 (二)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一定次数的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20次),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界中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的学术活动,公开探讨、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 (三)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院所相关领域的科研课题研究,加强田野调查能力训练;强化强化问题分析与报告撰写能力培养。 
  | ||||
七、社会实践 (社会调研、挂职锻炼、工作实习等社会活动的数量、基本要求、考核方式)  | ||||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调研等国情社会调研活动,积极参加挂职锻炼、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学术会议组织和接待活动,去有关部门参加工作实习。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以社会调研、挂职锻炼或工作实习等方式1-3次,进行不少于20个工作日的社会实践,并向研究生部提交相应的社会实践报告和参加单位出具的活动中表现情况的鉴定报告。 
  | ||||
八、开题报告  | ||||
 原则上,学生于第四学期必须完成开题报告。 (一)考核内容:除研究生院规定的考核内容外,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两个方面: 1、科研能力考核:以导师、培养小组、所学术委员会的共同评价为准。 2、开题报告审核:以培养小组为基本考核单位,考核结果由分管研究生所长审核并报送所学术委员会与研究生院备案。经全面考核合格的研究生,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经全面考核未全部合格的部分研究生,予以延期毕业或推迟撰写学位论文。经全面考核较差者,如政治思想品德不良、学业成绩较差、明显缺乏科研能力者,建议予以肄业。 (二)开题报告要求:清楚地表达选题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系统全面、清晰地介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国内外进展和动态。包含研究方案设计、研究阶段与工作计划、研究的创新点或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难点/疑点/存在问题、主要参考资料。 
  | ||||
九、中期考核 (时间、方式、内容等基本要求) 
  | ||||
 (一)总则 1、除了研究生院规定的考核内容外,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两个方面:①科研能力考核,以导师与培养小组的共同评价为准;②开题报告审核,以开题报告论证小组的评价为准。 2、以培养小组(导师、副导师、主要指导教师)为基本考核单位,考核结果由分管教学所长审核并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经全面考核合格的研究生,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选拔政治思想品德优秀、学业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提前毕业。 4、经全面考核较差者,如政治思想品德不良、学业成绩较差、明显缺乏科研能力者,建议予以肄业。 (二)具体要求 1、考核时间:第四学期 2、考核方式:专业问题分析堂试+研讨型谈话。 3、考核内容 (1)所涉专业基本理论、区域发展格局与发展问题、世界与中国发展现状与趋势、专业外语的读/翻/写能力考核。 (2)在研究生院规定的课程考核与实践考核基础上,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增设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参加学术活动、参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对于资格审核评分较低者,所学术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做好备案和预案。  | ||||
十、预答辩  | ||||
 (一)实行论文预答辩制度。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必须通过研究所组织的论文预答辩。研究所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可否如期参加答辩。 (二)预答辩要能够明确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的关键问题和重点问题明确。对论文相关主题领域研究前沿和动态有较好地梳理,并总结出研究的不足和待研究的新领域。论文内容框架相对较完善,要求资料详实,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论点明确,体现出一定的学术创新突破价值。 (三)论文答辩资格审核。秋季毕业生须在每年4月10日前,春季毕业生须在每年10月31日前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核。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审核、科研成果的审核、学术活动参加情况的审核等。 通过预答辩的研究生,进行论文的修改与完善,准备论文盲审; 未通过预答辩的研究生,根据研究生院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 ||||
十一、学位论文  | ||||
 (一)硕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前沿性与创新性,应以作者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为主体,反映作者已具有独立从事研究分析工作的能力,以及在本学科上已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业知识。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二)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或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该体现地理学、应用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特色。 1、论文资格要求: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未发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和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未发现发表有严重错误的论文。 2、论文内容要求:选题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明确;熟悉与论文有关的学术前沿与研究动态,明确前人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存在哪些问题;能反映作者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有创新性研究成果。 3、学术规范要求:尊重他人成果,严肃对待参考文献;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有较为严格的逻辑结构,能对问题作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论述;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语言精练,关键词得当;摘要与正文相符,并能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或创新性成果。 4、论文评价标准 (1)合格:符合合格标准的硕士论文必须:第一,作者基本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第二,论文最低字数为3万字。第三,文献综述工作内容比较扎实、表述比较准确。第四,论文有一定资料基础,引文和注释标注大体符合学术规范。第五,论文思路基本合理,论证较有逻辑,文字比较通顺。 (2)良好:第一,达到合格标准的基本要求。第二,作者基本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第三,能够有批判地借鉴并吸收现有的重要相关成果。第四,论文选题得当,论证比较充分,资料比较丰富,表达比较准确。 (3)优秀:第一,达到良好标准的基本要求。第二,表现出作者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论文选题有新意,观点有分量,资料工作扎实,逻辑论证严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