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小区试点"时间银行"没能继续 志愿服务却在升级

发布者: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发布时间:2014-03-28浏览次数:17

“时间银行”应建更大网络

然而,在专家眼里,“时间银行”的兴废还有别样的意义。

在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看来,像虹储小区、晋阳居委的“时间银行”试点之所以能够开展,得益于其具备的一些优厚基础条件:小区内老年人口比例高,具有较明显的服务需求;居委会干部在居民中具有较高威信和号召力,热心且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小区邻里关系密切,具有互帮互助的传统。“这些优势促成了探索的顺利启动,但却并不足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既然是一种‘储蓄’,其操作程序必然比一般的邻里互助要复杂得多,必须有一个严谨的制度设计和规范运作。”周海旺说。记者了解到,这两个小区除了对志愿服务进行简单登记、审核和评比奖励外,没有更细化的制度设计。网络兴起后,“时间银行”也没有与此接轨,在信息系统上作任何更新。

  “时间储蓄”的量化也一直伴有争议。不同的志愿服务,具有不同的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仅仅记录时间不能体现相等时间内不同服务之间的差异。比如,英语补课的1小时不能简单等同于清扫的1小时;给老人买菜、洗衣的简单生活护理,和陪护生病、瘫痪老人的服务强度是不一样的,仅仅用服务时间来衡量显然有失公平。这个“认证”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可惜,实施那么多年,小区没有在此方面做过具体量化。  

  更难面对的是人员的迁徙和变动。周海旺指出,一旦居委会干部换届、居民搬离、缺乏后来参与者,“时间银行”就可能产生“坏账”,导致无法“支取”和延续。  

  周海旺认为,“时间银行”的模式对于服务者付出的时间赋予了类似货币信用的属性,这就必须对其提供强大的信用保障,而居委会这样一个群众自治组织未必具备足够的信用资质来提供保障。“这样一种操作相对复杂、运行周期漫长且需要较高信用保障的模式,并不适宜小范围的社区独力操作,而应当通过制度设计,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在较大区域范围内施行。”  

  记者注意到,更大范围的“时间银行”已在一些区域实施,比如上海虹桥志愿服务网,精心设置了志愿服务时间储蓄个人账户,把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质量折算成积分,给予志愿者一定级别认证和兑换激励。虽然红本本在虹储小区已逐步退场,但小区800多位居民被链接到了更大规模、更大系统的“时间银行”,他们在虹桥志愿服务网进行注册,发布志愿服务需求,享有个人独立账户,并获得网站相应积分和兑换激励,也可在更大范围内自由兑换。  

  对于这个电子账户,小区居民的看法就不同了,这不仅仅是红本本式的荣誉,而是一种社会信用记录,“现在我服务他人,将来他人服务我。”